体质人类学视角下的人类耐力跑步假说

作者:任占兵; 吴进龙; 陈小英
来源:体育学刊, 2019, 26(05): 86-95.
DOI:10.16237/j.cnki.cn44-1404/g8.2019.05.010

摘要

通过对人类耐力跑步相关的人体形态学和生活方式演变等文献进行回顾与分析,通过比较的方法,深入分析人类与灵长类黑猩猩的身体结构、肌肉结构以及生物力学等特征,并进一步从原始人类饮食结构、狩猎方式以及觅食距离特征阐释人类耐力跑步假说。人类耐力跑步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整个过程,人类耐力跑步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演化过程,受到人类遗传、生物变异以及自然选择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耐力跑步的形态学基础主要体现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更适合跑步的后颅特征、下肢更长、脚趾指骨更短、足弓较高且弹性更好、髋关节变窄、臀大肌变得更加宽大等;耐力跑步的生活方式演变因素主要体现人类饮食结构的变化,肉食的出现以及肉类作为饮食的重要比例开始增加、持久性的耐力狩猎方式出现、人类觅食距离的增加等。体质人类学视角下的耐力跑步假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现代社会耐力跑步热现象有其形成的进化根源,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自身形态结构的适应性变化是耐力跑步假说成立的内在原因;人类生活方式的演变及对环境的适应是耐力跑步假说成立的外在原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