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痕迹主义严重影响了基层治理的实效。公众作为基层治理的直观感受者和重要参与者,理应在监督痕迹主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鉴于情感因素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价值,构建收益—成本—情感分析框架,通过J市C区三城同创工作的案例叙事,归纳公众集中反映的竞争留痕、虚假留痕和象征留痕三种痕迹主义形式,发现公众倾向于运用政府提供的正式渠道监督治理工作的成效,以旁观式单向监督、对话式情景互动和传达式关系运作的策略对痕迹主义展开非正式监督。作为基层一种特殊的监督权软使用方式,非正式监督有助于提高公众监督能力、增强基层治理的实效和建设基层治理共同体,但存在可持续性与可评估性不足的问题,需要正式监督发挥托底的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