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穹顶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葛家琪; 王泽强; 王文胜; 张**; 张爱林; 洪国松; 尤德清; 杨国莉; 王树; 程书华; 叶小兵; 徐瑞龙; 杜万明; 王明珠; 胡庆卫
来源:建设科技, 2014, Z1: 31-32.
DOI:10.16116/j.cnki.jskj.2014.z1.037

摘要

<正>一、立项背景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于大跨度、大空间的需求也会增加,对于空间结构的跨度、造型以及内部的建筑效果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索穹顶结构重量轻,用钢指标优异,造型美观、新颖,不受跨度限制,可以满足人们各方面的追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张拉织物作为覆盖材料的索穹顶是在19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于大跨度屋面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是根据Fuller的张拉整体结构的思想,经过很多人坚持不懈地努力,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种结构体系一出现,即以其造型新颖、构思巧妙、施工简便的特点以及比较经济的造价,引起了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关注,国外已有的工程实践也显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索穹顶结构有两种主要的形式—Levy体系和Geiger体系:

  • 单位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工业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