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蠊Bla g5基因表达、纯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季树宇; 欧阳春艳; 曹会; 钟永浩; 杨礼腾; 刘晓宇*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0, 36(12): 975-987.
DOI:10.3969/j.issn.1002-2694.2020.00.160

摘要

目的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的分泌物、排泄物、蜕皮产物和尸体中携带含有大量过敏原,其中Bla g 5是引起过敏性疾病的一类重要过敏原。使用大肠杆菌克隆表达德国小蠊过敏原Bla g 5,然后使用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血清IgE测试其变应原性。同时使用生物信息学预测Bla g 5基因的作用,了解到其分子特征。方法首先提取德国小蠊的总RNA,并根据已知的Bla g 5基因序列(GenBank:U92412)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其cDNA,并通过酶切连接构建表达载体pET-28a(+)-Bla g 5,然后转化入感受态细胞Rosetta(DE3)。选择单克隆阳性菌落进行扩增和培养。用0.1 mm/mol IPTG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然后通过金属螯合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并通过Western印迹法鉴定纯化产物的免疫学特性。结果对表达产物进行了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发现可溶性表达的Bla g 5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5 kDa,与理论结果相符。纯化的重组蛋白的免疫印迹结果表明,Bla g 5可以特异性结合过敏患者的血清IgE。基于基因序列,我们预测了Bla g 5二级和三维结构、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性、表面可及性、同源性。发现其具有典型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特征。结论本研究中异源表达的德国小蠊Bla g 5过敏原蛋白对过敏患者的血清具有更高的结合活性,为相应的变应性疾病的诊断试剂和疫苗的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