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一起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暴发事件进行实验室确证诊断与溯源。方法 2016年10—11月,以我国山东省某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同一病区3例以便血为主要表现的NEC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粪便、进食乳粉、母乳及其所住病房内环境和使用的新生儿护理用品等样品,共37份,进行梭状芽胞杆菌分离鉴定;对病房进行彻底消毒后再次采集同类样品进行检测,共24份;对分离的菌株进行PFGE溯源分析。结果 NEC暴发期间采集的37份样品中,17份(46%)被梭状芽孢杆菌污染,其中15份样品检出丁酸梭菌,包括10份样品仅检出丁酸梭菌,5份样品既检出丁酸梭菌又检出生胞梭菌,其余2份样品仅检出生胞梭菌。在医务人员手涂抹、病房仪器设备表面涂抹、患儿进食的奶粉样品中只检出丁酸梭菌;母乳样品和母乳保鲜袋内壁涂抹样品仅检出生胞梭菌;母乳盒内壁、储藏母乳的冰箱、患儿所用暖箱表面涂抹样品和患儿粪便中不仅检出丁酸梭菌,还同时检出生胞梭菌。15株丁酸梭菌和7株生胞梭菌菌株的PFGE分型显示,15株丁酸梭菌和7株生胞梭菌均分别呈同一PFGE型。对病房彻底消毒后未再出现新发NEC病例,消毒后采集的所有样品中均未检测到任何梭状芽孢杆菌。结论本次NEC暴发与院内感染丁酸梭菌密切相关。
-
单位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