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与常规储层相比,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多样,影响着原油赋存状态和采收率。本文以长庆油田最早投入页岩油开发试验的新安边油田安83区块长7油层为例,通过大量岩心描述、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压汞实验分析等,将存储空间类型划分为残余粒间孔、粒内溶蚀孔、粘土矿物晶间孔,并对其占比、孔喉分布区间和连通关系及成因机制进行分析,认为粒内溶孔是主要的存储空间,残余粒间孔占比较少,大量的环边状绿泥石膜起到了渗流屏障作用,孔喉连通性差,水介质补充能量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这一认识对今后10亿吨页岩油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和规模开发,优选开采方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