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梁山县人民医院确诊为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原发性肝癌患者51例,全部患者均予以CT检查,总结检查结果,就病灶实质区域及肝脏正常区域参数指标予以对比。结果:(1)患者确诊结果肝脏肿瘤29例,占比56.86%;肝脏血管瘤22例,占比43.14%。CT检查肝脏肿瘤27例,占比52.94%;肝脏血管瘤24例,占比47.06%。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原发性肝癌患者CT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3.10%(27/29)、100.00%(22/22)、96.08%(49/51),诊断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27/27)、91.67%(22/24),Kappa=0.921,具有高度一致性。(2)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患者病灶实质区域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灶实质区域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肝血流量、肝动脉灌注分数、肝血容量较之于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患者得以提升,肝脏转移瘤患者病灶实质区域平均通过时间长于肝脏血管瘤、原发性肝癌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3)正常肝脏区域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肝血流量、肝血容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转移瘤患者正常肝脏区域平均通过时间长于肝脏血管瘤、原发性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患者正常肝脏区域肝动脉灌注分数较之于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患者得以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原发性肝癌患者行CT检查鉴别准确性水平较高,可针对患者病灶及肝脏正常位置血流信号予以鉴别。

  • 单位
    梁山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