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子痫前期(PE)患者妊娠晚期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科妊娠晚期诊断PE并首次进行规范ABPM的171例PE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其中有不良妊娠结局者为A组(112例),无不良妊娠结局者为B组(5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ABPM指标,利用ROC曲线比较相关指标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估能力并确定平均ABPM的最佳临界值;采用logistic回归估计白昼及夜间高血压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结果:A组与B组最高诊室SBP及DBP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ABPM所得数值指标中,A组全天、白昼及夜间SBP及DBP平均值及血压负荷值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夜间及全天SBP负荷值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估性能较好(AUC分别为0.713和0.703)。计算得到6项ABPM血压平均值的临界值分别为24h SBP均值(129.5mmHg)、24h DBP均值(84.5mmHg)、白昼SBP均值(133.5mmHg)、白昼DBP均值(86.5mmHg)、夜间SBP均值(125.5mmHg)及夜间DBP均值(78.5mmHg)。夜间收缩期高血压(OR=4.232,95%CI为1.307~13.703,P=0.016)和夜间舒张期高血压(OR=2.625,95%CI为0.312~22.085,P=0.375)增加了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对风险。结论:与诊室血压相比,24h ABPM可更好地评估PE患者预后。24h和夜间SBP负荷可能对评估不良妊娠结局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根据ABPM血压指标得到的临界血压数值可为临床降压治疗的目标提供新的循证证据。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应考虑夜间血压水平。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