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CT导引下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CT表现变化的规律性。方法 320例患者均经CT或MR证实为椎间盘突出症(400个椎间盘),临床表现均为腰腿疼以及下肢麻木、活动受限,其中单纯腰间盘突出200例(中央型80例,偏侧型85例,神经根管型35例),多节椎间盘疾患的70例(三节椎间盘病变的10例,二节椎间盘病变的60例),单纯膨出48例,脱出2例(为脱出游离型)。俯卧位CT定位,测量进针深度及角度,局麻下用18-21G日本产八光穿刺针经皮穿刺椎间盘,实施臭氧髓核消融术,盘内注射浓度为60μg/ml,首次注射剂量为5~20ml,根据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注射,然后行CT扫描察看椎间盘CT表现改变情况后,决定具体注射总剂量,总量约在20~120 ml/间盘,椎旁间隙浓度40μg/ml,剂量为10ml,再次CT扫描记录椎间盘CT表现情况,CT表现达到要求后结束治疗。结果所有400个椎间盘大多数有气化改变,症状改善总显效235例(73.44%),有效65例(23.16%)微效11例(3.40%),没有明显并发症。结论 CT导引下臭氧髓核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手段之一,具有疗效显著,立竿见影等特点,治疗过程中具有不同CT表现变化,虽然变化复杂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