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我国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对于制定社会经济新常态发展下的碳减排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投入产出法和结构分解分析法,核算了2002~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水平,量化了影响因素对间接碳排放的贡献;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描述了省域间接碳排放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显示:2002~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食品"类和"居住"类消费是其主要来源,占比42%~48%.新常态下,"直接碳排放强度"、"生产技术"和"消费倾向"因素的抑制作用显著加强,大大抵消了"收入规模"、"人口"及"消费结构"因素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促使碳排放降低了145MtC.省域间接碳排放从东至西呈现递减的分布特征,表现出一定的集聚性.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具有空间异质性,"生产技术"与碳排放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他因素呈现正相关关系.其中,"人口"、"收入规模"及"直接碳排放强度"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较为突出.
-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