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采用胆管端端吻合、经肝经皮胆道引流术修复医源性胆管损伤, 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1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因不同手术导致胆管损伤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女性4例, 男性7例, 年龄(47.5±15.3)岁。1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中Ⅱ 1型损伤7例, Ⅱ 2型损伤1例, Ⅱ 3型损伤1例, Ⅱ 1型同时合并Ⅱ 2型1例, Ⅱ 4型1例。8例为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并给予修复, 另外3例修复手术距离初次手术的时间分别为2 d、9 d和5个月。所有患者均利用胆管端端吻合、经肝经皮胆道引流的手术方式进行胆管修复, 不放置T型管。结果本组所有胆管损伤的修复手术均1次成功, 无死亡病例。2例肝总管端端吻合的患者术后吻合口有胆漏发生, 量少:其中1例术后3 d胆漏即消失;另1例经腹腔引流2周后痊愈。其他病例围手术期无胆漏、狭窄等并发症发生, 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无胆管炎表现。所有病例术后经肝经皮胆道引流通畅, 肝表面胆道引流管穿出的部位无胆漏发生, 1例在术后6个月拔除胆道引流管, 其余病例均是在术后3个月拔除胆道引流管。所有患者术后无腹胀、腹痛、寒战发热、黄疸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 影像学检查肝内胆管无狭窄、扩张, 工作生活正常, 治愈率100%(11/11)。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手术方式应尽量选择胆管端端吻合术, 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 维持胆汁排泄的正常生理通路;经肝经皮胆道引流能够保障胆管端端吻合修复, 能够减低患者的致残分级。
-
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