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结合抗幽门螺杆菌(Hp)三联方案治疗儿童Hp阳性腹型过敏性紫癜(AP)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1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就诊的110例Hp阳性腹型AP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给予微生态制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两组均接受抗Hp三联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微生态制剂。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转阴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球菌、葡萄球菌水平;采用鲎试剂动态比浊法检测血清脂肪酶(LPS)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水平,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Hp转阴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肠道双歧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葡萄球菌、粪球菌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PCT、LPS、TNF-α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4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结合抗Hp三联方案治疗儿童Hp阳性腹型AP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进而促使Th1/Th2细胞趋于平衡,提高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
单位唐山市工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