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致力于探究非运动员或未经系统训练的人群最大摄氧量与肺功能的关系,了解不同水平受试者的器官功能与素质差异。具体表现为通过招募本校非体育专业身体健康的女大学生20人(20.76岁±1.67岁,161.59厘米±5.2厘米,54.42公斤±4.81公斤),进行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法)、肺功能(肺功能仪测试)测试,应用SPSS22.0软件对受试者最大摄氧量与其他不同指标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进一步以最大摄氧量的正常值为界,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个组之间的差异。经研究分析得出:(1)肺活量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对值(r=0.318)和最大摄氧量绝对值(r=0.325)显著正相关(P<0.05);最大通气量(MVV)与最大摄氧量相对值(0.596)、最大摄氧量绝对值(0.558)和肺活量(r=0.702)显著正相关(P<0.01)。(2)最大摄氧量偏低组和正常组两组之间各个指标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最大摄氧量偏低组与正常组最大摄氧量相对值(t=-12.12)、最大摄氧量绝对值(t=-9.03)、呼吸商(RQ,t=2.87)显著差异(P<0.01),两组之间的最大心率(t=1.28)差异性不显著(P>0.05)。(4)最大摄氧量偏低组和正常组两组之间的肺活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组间最大通气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也就是说:(1)总体的受试者最大摄氧量均值低于正常水平值39.6,这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本次研究的受试群体在心肺功能方面水平较差。(2)最大摄氧量受通气量影响较大,和肺呼吸强度存在一定关联。(3)不同最大摄氧量水平的受试者在所有基本身体形态指标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最大摄氧量偏低组相比,正常组的被试者肺呼吸功能中最大通气量显著高,提示氧气参与的代谢供能比例与能力可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