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高; 张启科; 魏小芳; 冯友繁; 杨文慧; 孙延庆*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20, 28(06): 1972-1976.
DOI:10.19746/j.cnki.issn1009-2137.2020.06.029

摘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在硼替佐米化疗期间发生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9年1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的85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带状疱疹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对其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及发生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使用硼替佐米化疗的MM患者中, 20例发生了带状疱疹,发生率约为23.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治疗前淋巴细胞减少、治疗前中性粒细胞减少、ECOG评分≥2、使用环磷酰胺、未给予预防性抗病毒治疗与带状疱疹发生相关(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淋巴细胞减少、环磷酰胺的使用、未给予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是发生带状疱疹独立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MM患者带状疱疹发生率高,治疗前淋巴细胞减少、环磷酰胺的使用、未给予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是发生带状疱疹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需引起重视。

  • 单位
    人民医院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