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虽然表情符号的产生时间并不长,但已经有很多人关注其解读、影响。解读也并非从单一角度,而是可以从符号学、艺术学、图像学、美术学多种角度进行解读。"微笑"无论是作为词语、图像还是表情都可以让人浮想联翩。美学之父鲍姆嘉通最初是用"感性认识"来定义这个学科,他发现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总是倾向于使用感性认识,此美学研究的方向得到了美学集大成者康德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可知,美感并非只有理性可描绘出的意义,它还具有一些无法描绘出的言外之意,一些感性的模糊地带。本文将从印刷时代到图像时代再到互动时代,微笑作为文字符号、图像符号与表情符号的不同美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