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透明角膜切口方法的研究

作者:廖武; 曾广川; 贾晓静; 易永红; 周丽华
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01): 6-9.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8.01.003

摘要

目的研究改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透明角膜的切口方法。方法 84例(84只眼)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0例20眼)、B组(32例32眼)和C组(32例32眼)。A组行常规颞侧3.2 mm单平面透明角膜主切口,再做侧切口。B组做颞侧3.2 mm单平面透明角膜主切口,注入粘弹剂,然后完成余下步骤。C组(改良组)做侧切口,注入粘弹剂,再做颞侧双平面透明角膜主切口。术后1 d、1周及1个月观察角膜切口情况。结果三组术后视力、眼压及角膜切口处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及1个月C组角膜切口长度均长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角膜切口角度为(35.81±4.70)°,均小于A组的(42.65±3.96)°和B组的(36.4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1周时三组角膜内皮裂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三组角膜内皮裂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1周时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三组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通过改良制作手术切口的方法可改善透明角膜切口质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