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无创性指标在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03月至2015年03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确诊为急性肾损伤(AKI)的患者40例以及健康对照组40例。记录全部入组对象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及AKI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转铁蛋白。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KI组尿RBP、尿NAG、转铁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尿RBP曲线下面积为92.7%(95%CI:0.8361.000,P<0.05);当检验的截点为0.32时,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和45%;尿NAG曲线下面积为84.5%(95%CI:0.7120.978,P<0.05);当检验的截点为2.425时,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和90%;尿转铁蛋白曲线下面积为88.6%(95%CI:0.7850.988,P<0.05),当检验的截点为3.35时,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和60%。AKI患者NAG与e GFR水平呈现正相关(r=0.591,P<0.05),而尿液RBP、尿转铁蛋白水平与e GFR水平无显著性相关。AKI的分级越高,尿NAG越高。结论尿RBP、尿NAG可应用于临床上急性肾损伤患者,尿NAG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联合使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NAG、尿转铁蛋白可提高诊断AKI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单位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