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谷子叶片衰老及活性氧代谢研究

作者:刘凤琴; 冯强强; 妙佳源; 苏旺; 王孟; 董孔军; 冯佰利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07): 95-108.
DOI:10.13207/j.cnki.jnwafu.2015.07.005

摘要

【目的】探讨谷子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为谷子生产与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抗旱性不同的谷子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谷子开花至成熟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酶促防御系统保护酶(SOD、CAT、POD)活性及MDA和O-2积累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谷子开花后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均在开花7d达到最大值,其后逐渐下降,各叶位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不同品种表现为大同32>太选1号>白谷9号;功能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下降,各叶位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不同品种表现为大同32>太选1号>白谷9号;功能叶片O-2和MDA含量随叶片衰老而增高,各叶位表现为倒三叶>倒二叶>旗叶,不同品种表现为白谷9号>太选1号>大同32;3个谷子品种产量表现为大同32>太选1号>白谷9号。【结论】生产实践中,选择绿叶功能期长、抗逆丰产的品种是旱区谷子丰产的重要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