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时期的河北梆子戏班奎德社,适应戏曲改良的要求,结合都是女伶的坤班特色,创演了以《盲孤女》《一元钱》《落霞孤鹜》《渔光曲》《啼笑因缘》《柳暗花明》为代表的近二百部时装戏。这些时装戏可以分为表现革命运动的政治剧和贬斥社会弊病的醒世剧两大类。奎德社演出的时装戏,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增强了戏班的市场号召力,强化了其在戏曲界的影响,助推了女演员的成长,也促进了河北梆子剧种的现代化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