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金矿区碱性岩锆石U-Pb年代学、微量元素、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龙天祥; 何小虎*; 刘飞; 李宗勇; 王玉朝; 赵俊; 李云飞; 王长兵; 曹原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 49(06): 1607-1627.
DOI:10.13278/j.cnki.jjuese.20180276

摘要

长安金矿是哀牢山成矿带南段典型的大型金矿床之一,矿区内发育大量的碱性岩脉。本文通过对矿区内碱性岩锆石U-Pb年代学、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的研究,限定碱性岩的形成时间、来源和成因,并进一步探讨该金矿床的成因。LA-ICP-MS锆石U-Pb年龄表明长安金矿区碱性岩主要形成于晚始新世(37.0~35.0Ma)。碱性岩锆石微量元素、Hf同位素和结晶温度等表明其主要来自下地壳火成岩区,在形成过程中存在少量1-648.5~34.8Ma不同时期的上地壳沉积岩物质的加入,碱性岩是哀牢山韧性剪切活动诱发基性—超基性熔体发生底侵作用,并加热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前人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提出碱性岩的形成与金矿化是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下,青藏高原物质东向逃逸诱发哀牢山韧性剪切活动构造背景下的独立产物,他们之间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仅仅是同一构造地质作用的不同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