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电针组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50±9.23)岁,平均病程(9.85±8.17)年,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男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1.15±6.75)岁,平均病程(8.60±6.89)年,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电针组除支撑外,其余各项评分与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疼痛度及交锁、膝软与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余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后评分在交锁、膝软、肿胀、爬楼梯和下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跛行、支撑和疼痛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膝关节活动度,疗效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是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
-
单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