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同业业务经历了从传统同业到同业创新的变迁,业务性质也从最初的头寸调剂、支付清算发展为银行监管套利的工具。本文基于16家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同业业务的发展变迁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并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总体来看,同业变迁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从传统同业的正向促进转变为同业创新的反向阻碍。其中,传统同业通过提高资产收益率提高银行经营稳定性;同业创新由于提高了杠杆率,降低了收益率,会降低银行经营稳定性。从结构上看,同业资产对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较同业负债更为显著。分项来看,买入返售业务和同业存放由于规模较大,对银行经营稳定性的负向作用尤为突出。此外,同业负债会降低中小银行的经营稳定性,但会提高大银行的经营稳定性。最后,"127号文"会提高银行经营稳定性,但同业创新对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并未消失,主要表现在应收款项类投资等新兴业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