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分蘖期不同水分处理对滴灌水稻土壤水热状况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石河子大学试验场采用测坑试验,于分蘖期设置不同水分下限为85%、75%、65%共3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在播后取样,对比不同处理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日温差、干物质量、产量等指标,分析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水稻分蘖期生长的影响。【结果】滴灌水稻根系吸水主要是0~40 cm处的土壤水分,从苗期到分蘖期这一阶段主耗水主要集中在0~30 cm的土层中,到分蘖期之后耗水层主要以0~40 cm为主;随气温的升高,土壤日温差差异增大,整个分蘖期各处理的日平均温差表现为W3>W2>W1处理;拔节期W2处理积累的干物质量占全生育期的比例与W1、W3处理相比较分别提高了13.66%、4.52%,W2处理干物质总量较W1、W3处理有所增加,分别提高了4.09%、9.43%;W2处理由于成穗率最高,有效穗数与W1、W3处理相比较分别提高20.08%、46.25%;产量表现为W2>W1>W3,W2处理产量与W1、W3处理相比分别增加7.14%、16.37%。【结论】分蘖期控制灌水下限在75%左右,对成穗率具有显著的影响,有利于增加有效分蘖,减少无效分蘖发生,增大10 cm深度土壤日温差,促进根系生长的同时优化干物质积累动态,从而提高成穗率,进而影响产量形成。从滴灌水稻节水栽培的角度考虑,控制0~4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量的75%,能够达到节水高效栽培的目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