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海拔点食粒豌豆新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

作者:李艳兰; 张春帆; 李灶福; 费勇; 王春贵; 胡新洲; 刘坚坚; 安正云; 禹宗红; 李祥; 李明芳; 杨进成*
来源:农学学报, 2021, 11(10): 75-82.

摘要

为了科学评价滇中山区新引进的6个秋播食粒豌豆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采用DPS软件一年多点品种试验的新复极差法、AMMI模型分析和回归系数法,分别对不同海拔试点新品种的综合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参试豌豆品种生育期增长,病情指数呈下降趋势,单株生产力逐渐增大。‘云豌18号’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在3个海拔试点有很好的适应性,与对照品种相比平均产量达极显著水平,而‘云豌38号’和‘云豌25号’属于不稳定品种,仅海拔1758 m试点有很好的适应性,综合表现为一般。‘云豌17号’、‘云豌53号’和‘云豌8号’丰产性低、稳定性差,仅海拔1572 m试点有一定适应性,综合表现为较差,没有推广价值。在海拔为1500~1900 m滇中山区秋播食粒豌豆以‘云豌18号’为最佳品种,该品种在此海拔区域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丰产性,是一个具有推广前景的品种。

  • 单位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