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创造光耀时代的中华文化关键时期,而中华劳动文化是其中最核心的主体内容,从古至今被视为一切幸福的源泉。马克思劳动观认为劳动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人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形成自己的对象化世界。本文立足新时代大学生特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场域提出培育路径,为培养具有深厚中华劳动文化涵养的时代新人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