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早期大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大鼠CPB模型。分别对CPB组、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SH)和正常组(normal,N)大鼠于术后3h、6h、12h和24h取回肠末端粘膜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并用TUNEL方法研究肠上皮细胞凋亡。结果HE染色CPB组见较多的凋亡细胞分布于小肠黏膜上皮层;CPB后24h有少数的肠粘膜断裂;所有切片未见明显的炎症及坏死现象。电镜显示凋亡小体形成。TUNEL法见大量呈棕褐色的阳性细胞核,分布位置同HE染色。CPB后3h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CPB后6h达到峰值。结论CPB早期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出现大量凋亡,这些变化可能是CPB后肠道细菌及内毒素易位的细胞学基础。
-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