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心理特质对生物反馈作用效果的影响,探讨生物反馈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心理量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30名健康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特质,总共分为四个组(每组均包含同样的30名受试者)。每个组内以量表得分的平均值作为分类标准,分为高分亚组和低分亚组,各个组内的人数比为:SLS(12:18)、SCL-90(15:15)、SDS(12:18)、SAS(16:14),分别对比亚组之间生物反馈后16个脑区的脑电心电互近似熵(Cross-Ap En)差别。结果以SLSI分组的两亚组之间,高分亚组的全脑所有脑区的脑电心电Cross-Ap En均高于低分亚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以SCL-90、SDS和SAS分组,高、低分亚组间各个脑区的脑电心电Cross-Ap E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SLSI测定的各种心理应激,其可以影响生物反馈的效果。而SCL-90、SDS和SAS所体现的心理特质对生物反馈影响不大。生物反馈可能通过提高脑电心电间的Cross-Ap En,减弱大脑对心血管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减轻心理应激因素对生理指标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