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既是建设美丽国土,也是发展绿色经济,更是塑造美好生活。以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对市域尺度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索。创建了以“双评估”为基础,空间聚合优化模型为载体的自然生态空间边界划定方法,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二级分区模式,两项技术在长沙市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科学验证。结果表明:(1)长沙市自然生态空间总量约为5791.08 km2,占国土面积的48.96%,主要由林地、草地、湿地、荒地等地类构成;(2)自然生态空间边界范围内,刚性区域共1116.79 km2,弹性区域共4674.29 km2,两者分别占国土面积的9.44%及39.52%;(3)刚性自然生态空间下,生态红线核心区共565.51 km2,生态红线重要区共551.28 km2,刚性区域实行正面清单管控,严禁开发建设;(4)弹性自然生态空间下,生态保育缓冲区共2625.96 km2,生态复合发展区共2724.72 km2,弹性区域实行负面清单管控,允许适度利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