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整体性、活态性的研究视角下,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丹阳村的藤编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日常生活用品、农产品品牌的初步成立、被列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以及成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丹阳藤编从“自者”眼中的生活常态到“他者”眼中的艺术表达的发展历程表明,一方面,非遗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实践层面,对文化持有者乃至地方社会带来了影响;另一方面,非遗作为超越地方社会的共享文化资源,其保护、传承、利用、创新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互构共生关系,对进一步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