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情况以及报废原因,为采供血机构成分制备工作持续改进、减少血液成分报废、提高血液成分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统计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2018—2022年制备的全血及成分血,并对此期间成分制备过程引起报废的全血及成分血,按照不同年份、血液成分种类、报废原因(袋体破裂、近端开放、砂眼、溶血)进行分类统计,计算成分制备报废率,以及各种血液成分和报废原因构成比,了解不同种类血液成分报废情况及报废原因。结果 2018—2022年制备量分别为387 927、407 113、360 668、435 346、354 581袋,5 a血液总报废率为0.034 3%,年报废率最高为0.048 0%,最低为0.025 0%;红细胞类5 a总报废率为0.037 8%,年报废率最高为0.055 9%,最低为0.027 9%;血浆类5 a总报废率为0.030 8%,年报废率最高为0.041 5%,最低为0.016 9%。血液制备过程中报废总量为667袋,其中全血报废289袋,占总报废量的43.33%;红细胞报废80袋,占报废总量的11.99%;血浆报废298袋,占报废总量的44.68%;报废原因主要有袋体破裂、砂眼、近端开放和溶血。其中近端开放所占比最高为46.18%;其次为袋体破裂和砂眼,分别占36.13%和16.79%;溶血所占比最低(0.90%)。结论 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等各环节均可能引起血液报废,通过加强成分制备各环节管理,有利于降低血液成分制备引起的报废率,减少血液浪费,充分利用血源。

  • 单位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