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扫描评价肾脏血流灌注的方法和价值,研究早期肝硬化时肾脏血流灌注的变化规律。资料与方法对19例经B超、CT、血生化检验、肝穿刺等确诊为早期肝硬化患者(早期肝硬化组)及17名体检者(正常组)行MSCT灌注扫描,描出其时间-密度曲线(TDC),测量并对比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I)和对比剂峰值时间(TTP)等灌注参数。结果各病例CT灌注的TDC合乎数据分析要求,正常组的左肾皮质TDC呈迅速上升阶段、峰值、迅速下降阶段和相对缓慢下降或近似平衡期阶段,左肾皮质平均峰值达148.70 HU,到达峰值时间平均为10.53 s。左肾皮质BF为(367.77±39.50)ml.min-1.100 g-1,BV为(21.91±9.82)ml/100g,MTT为(3.91±0.72)s,TPP为(10.53±3.98)s。早期肝硬化组的左肾皮质TDC形态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改变,但TDC上升速度相对缓慢,波峰高度有所下降,早期肝硬化组皮质和髓质的BF值均低于正常组,其中皮质的BF下降明显,与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髓质的BF下降不明显,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肝硬化组皮质和髓质的BV与正常组对比略有下降,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对比,早期肝硬化组皮质、髓质的MTT和TPP略有延长,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可正确评价肾组织血流灌注变化,MSCT灌注扫描能反映早期肝硬化时肾脏的血液动力学及血流灌注的改变特点,能为临床提供早期肾损害信息,对临床的治疗有重要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