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稍”作为一种民间习惯,在明中后期就已在浙东地区出现。浙东稍租制即是以绍东地区为中心,向邻县辐射的一种以预缴租金为前提的土地租佃现象,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稍票就是佃户在承租时向业主所立下的承佃文书;稍户执照则是承稍官地者向县衙缴税的凭证,且与地方公产存留有关。本文以预租制为切入点,并结合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所藏稍租文书,具体探讨“茔稍”与“学稍”等稍租类型,并试图厘清稍租与地方公产租佃之间的关系。脱胎于预租制中的稍租,实则是作为一种规避风险的租佃形式而存在,并逐渐成为田主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