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揭示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构建的主导力量,检测了11个典型喀斯特群落的系统发育结构以及与生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喀斯特森林群落的系统发育多样性与香农威纳指数、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各群落在物种系统进化上累积的信息相近。黄梨木(Boniodendron minus)—飞蛾槭(Acer oblongum)、荚蒾(Viburnum dilatatum)—鹅掌柴(Schefflera heptaphyll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圆果化香(Platycarya longipes)、圆果化香—黄皮(Clausena lansium)、圆果化香—荚蒾、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光叶槭(Acer laevigatum)、栲(Castanopsis fargesii)—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紫树(Nyssa sinensis)—山胡椒(Lindera glauca)林系统发育结构聚集。短叶黄杉(Pseudotsuga brevifolia)—广东松(Pinus kwangtungensis)、短叶黄杉—化香、梧桐(Firmiana simplex)—青冈林系统发育结构均匀。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分布格局表现为,系统发育结构聚集的群落位于山体的漏斗、沟谷、中坡、下坡、山垭口的部位,而系统发育结构均匀的群落位于山体的上坡、山脊的部位。以地形部位上坡为界划分两种生境,学生氏t检验表明两种生境下群落的系统发育结构差异显著,说明茂兰喀斯特地区山体的地形部位是构建和维持喀斯特森林类型的主导力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