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0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单纯艾滋病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分析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危险因素。结果:6例(20.00%)先确诊肺结核后查出HIV感染,24例(80.00%)为先确诊HIV感染后查出肺结核,临床表现低热22例(73.33%)、盗汗16例(53.33%)、咳嗽18例(60.00%)最为多见,此外还有消瘦、痰中带血;10例(33.33%)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20例(66.67%)PPD试验阳性,15例(50.00%)痰培养抗酸杆菌阳性,12例(40.00%)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阳性;CT检查示粟粒性肺结核2例(6.67%),继发性肺结核28例(93.33%),合并结核性胸膜炎10例(33.33%),合并胸腔积液12例(40.0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吸烟、低家庭年收入、无业、低体重、低CD4+T细胞计数是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接种卡介苗是保护因素。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尤其是CD4+ 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个/μl增加了肺结核发病率,在临床应注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ART)的时机,以及抗结核、抗病毒之间的相互影响,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吸烟、低收入、无业、低体重、低CD4+细胞计数为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独立危险因素,接种卡介苗为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保护因素。
-
单位北京佑安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 秦皇岛市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