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2019年2月—2021年7月在南安市医院住院治疗的1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各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 d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疼痛应激指标[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和神经肽Y(NPY)]。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CRP、IL-8和TNF-α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疼痛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SP、PGE2和NPY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相比,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切口长度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及疼痛程度,提升膝关节恢复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