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种植手术后,种植体与牙槽骨之间骨结合方式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探讨不同血糖浓度牙槽骨成骨细胞的活性、种植体愈合后的稳定程度、牙槽骨种植位点骨密度等与种植体骨愈合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98例自愿行种植修复的糖尿病患者。种植手术中收集种植窝洞内产生的骨碎屑,进行成骨细胞培养;应用共振频率仪测量植体在牙槽骨内初期和愈合6个月后的稳定值;并通过口腔专用CT(CBCT)检查分析种植体周骨密度和生长状况。结果观察不同血糖控制水平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牙槽骨骨密度测量值之间的差别与血糖控制良、正常组或控制差有关系。控制良、正常组与控制差组之间的骨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骨细胞培养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10.0%,其成骨细胞活力仍较强,生长正常;种植体植入牙槽骨的初期稳定值和愈合6个月后的稳定性比较,血糖控制差组共振频率仪测量稳定性值(ISQ值)变化明显且和控制良、正常组之间差别明显(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行种植修复,种植体植入后与牙槽骨之间形成的骨结合方式与骨一期骨愈合相似。影响其成功与失败的因素中,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良、正常、差直接影响牙槽骨的骨密度、成骨细胞的活性及种植体在骨中的稳定性。本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10.0%以下,种植体与牙槽骨之间的愈合成功率与血糖正常时的植体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