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的构型变化对血管壁面剪切力、血流速度及流动方式的作用,探讨支架构型对于支架内再狭窄形成的影响。方法应用三维实体建模软件Pro/engineer wildfire3.0建立5种支架模型,其中A为对照组,B加入横向连接结构,C加入纵向连接结构,D的支架厚度为A的2倍,E的网格密度为A的2倍,将其导入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Ansys11.0-CFX,建立流体模型。设定边界条件后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比较不同构型的支架植入后引起的血管壁面剪切力、管腔内血流速度及流动方式的变化。结果支架模型A、B、C、D、E植入后血管壁面低剪切力区域所占比率分别为:7.78%、6.65%、1.48%、16.52%、12.12%,D、E的低剪切力区域比率明显大于A,B的低剪切力区域比率明显小于A。支架横截面流速矢量(velocity vector)图显示,D、E中的血流低流速涡流区明显大于A,C中低流速涡流区明显小于A。结论支架构型变化能够引起植入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明显改变,支架厚度和(或)网格密度增加是引起低剪切力区形成的主要因素,能够促进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在支架中加入纵向连接结构能明显减少低剪切力区,可以降低再狭窄形成概率。
-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