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再通治疗不良预后的原因分析

作者:祁鹏; 陆军; 王利军; 王俊杰; 胡深; 杨希孟; 陈鲲鹏; 王海峰; 王大明*
来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9, 38(06).

摘要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机械再通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并分析不良预后原因。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行机械再通治疗且年龄≥80岁的患者, 收集基线信息、影像学、再通治疗与并发症、临床预后等资料, 分析不良预后的具体原因。结果共纳入20例高龄患者, 年龄80~96岁, 平均(83.3±4.1)岁。均行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 再通成功(mTICI 2b-3)率为70%;技术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5%, 其中, 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为5%。3个月随访预后良好(mRS 0~2级)者35%, 预后不良者(mRS 4~6级)55%。分析该11例患者预后不良的原因, 归因于发病重或就诊时间较晚者2例;归于再通不成功或再通并发症者3例;归于高龄相关因素者6例, 其中, 合并闭塞以外动脉多发重度狭窄、侧支血流代偿差、卒中进展迅速者3例, 因内科并发症加重致预后不良者3例。结论高龄卒中患者存在内科并发症较多、伴有闭塞血管以外其他动脉重度狭窄等;侧支代偿差、原有内科并发症等可能是再通治疗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