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从“疾病-分期-证型-方药”关联网络切入,探索羌活胜湿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急性期(风湿痹阻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依托GEO数据库挖掘RA疾病基因,利用HPO、DisGeNET数据库收集RA急性期(风湿痹阻证)基因,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羌活胜湿汤活性较高的化合物及靶点,并取上述基因集的交集为“病-期-证-方”关联网络基因。将得到的交集基因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生物分子网络,计算拓扑特征值(介度值、连接度、紧密度)并筛选关键靶点、核心节点。最后采用DAVID分析平台对基因进行生物功能注释、富集分析。结果 筛选得到RA疾病基因5 700个、急性期风湿痹阻证基因1 323个、羌活胜湿汤活性成分靶点249个“、病-期-证-方”共同靶点48个、关键靶点21个、核心节点5个(IL-6、TNF、VEGFA、CASP3、PPARG)。“病-期-证-方”共同靶点在肢体沉重、滑膜炎、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头痛、ESR增高、CRP增高、汗出、关节屈伸不利等证候基因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63%、5.86%、5.56%、4.81%、3.99%、3.57%、3.08%、2.23%、1.85%。GO富集分析的生物过程包括对药物的反应、正向调控细胞凋亡过程;细胞组分主要作用于细胞外间隙、内质网管腔;分子功能主要涵盖酶结合、蛋白质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结果主要与调节血管生成、血液循环相关;调节骨、肌肉代谢失调相关;调节免疫、炎症系统失衡相关;滑膜血管翳生成及炎症相关通路。结论 羌活胜湿汤治疗RA急性期(风湿痹阻证)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与目前RA急性期的发病机制相符合。
-
单位北京华信医院;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庆市中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重庆市中医研究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