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山仙馆系晚清广州富商潘仕成所建私园。作为清末岭南园林发展盛期的典型代表,海山仙馆与奢华的行商花园保持着相当大的距离。以潘的交往游历为基础,考察园主的造园意志和日常生活,尝试廓清海山仙馆的源流变迁与空间布局,并对主要园林建筑进行空间溯源。海山仙馆的空间格局源于明清广州城西围垦造田形成的果基鱼塘,经由唐荔园的早期私园化,实现从农业生产景观到岭南名园的转变。潘借鉴蓬莱神话衍生的园林模式,顺应基塘围合并联的分布特征,将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海山仙馆具备了雅集、贮藏等诸多功能,并发展出相应的空间系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