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食物不耐受人群中儿童与成人的差异分析

作者:刘玉华; 袁园; 王家芷; 许超; 屠敏; 吴林杰
来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2, 32(10): 1175-1178.

摘要

目的 研究儿童和成人对食物不耐受的差异并应用于临床疾病分析诊疗。方法 条带免疫试验检测不耐受食物;将研究样本分为儿童和成人2组,卡方检验比较2组不耐受食物的阳性率、不同性别的食物不耐受占比、以及对不耐受食物种数的差异;非参数检验比较2组对最易不耐受的3种食物鸡蛋、牛奶、小麦不耐受程度的差异。结果 儿童不耐受食物阳性率最高的5种物质分别是鸡蛋(92.49%)、牛奶(91.71%)、小麦(84.82%)、大豆(54.30%)、大米(51.96);成人不耐受阳性率排名前5位的食物分别是鸡蛋(49.89%)、牛奶(35.57%)、小麦(28.86%)、香蕉(26.40%)、大米(21.92%),儿童与成人对不耐受食物的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07,P <0.01);食物不耐受阳性人群中不同性别占比差异显著,χ2=62.710,P <0.01,儿童中男性占比较大,为63.15%;成人中女性占比较大,为62.18%; 2组人群对不耐受食物的种数存在显著差异,(χ2=250.741,P <0.01); 2组人群对不耐受阳性率最高的3种食物(鸡蛋、牛奶、小麦)的不耐受严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 <0.01)。结论 儿童和成人在对不耐受食物的种类、阳性率、种数以及严重程度等均存在显著差异,临床诊疗及临床研究时应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