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于刘邦纵放骊山徒的原因,学界一直沿用《史记·高祖本纪》中"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的说法,即害怕交不了差要受严惩故而行之。但从实际情况考察,这一经典解释又存在一系列破绽,诸如:押送行动没有配备应有的护送武装;徒夫被绳索绑缚,自己很难挣脱;出发第一天就出现大量逃亡事件;逃亡发生后,既不向上级报告,又不组织追捕,亦未采取补救措施;宿营地的选择存在明显失误等。从刘邦在秦末的一些活动来看,他具有纵徒举事的主观动机。经过他多年的苦心经营,已经形成了化解风险、实施预谋的潜在实力和条件。因此,丰西纵徒应是一场有计划、有预谋的活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