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预测因素分析

作者:马晓虎; 赵学霞; 孙萍; 张玉兰; 李莉; 杨艳; 买自成; 侯荣; 罗亚玮
来源:宁夏医学杂志, 2014, 36(09): 795-797.
DOI:10.13621/j.1001-5949.2014.09.0795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SCD)的相关因素。方法募集205例ICM住院患者作为病例组,回顾性调查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收集并检测患者心电图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尿钠肽(BNP)水平,出院后随访调查患者0.54年内心源性猝死(SCD)发生情况,分析病例组心电图QRS波群时限、LVEF值、BNP水平与恶性心律失常、SCD发生的关系。另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心电图QTc分布情况。结果病例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0.9%(125例),其中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VT/VF 27例(13.2%),与健康对照比较,病例组心电图QTc明显延长(P<0.05)。随访结果标明,病例组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延长患者(≥120 ms)SCD发生率明显高于QRS≤120 ms患者(35.1%和17.5%,P<0.05);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组SCD发生率亦较BNP正常组高(24.8%和11.0%,P<0.05)。随着LVEF值降低,SCD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M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延长和血浆BNP明显升高与SCD发生相关,可作为预测SCD发生的高危因素,但与恶性心律失常(VT/VF)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