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某高校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根据病例定义开展搜索、个案调查,对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运用RT-PCR法进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本疫情共调查到符合病例定义的患者1 614例,自2014年11月17日发现疫情,11月26日开始疫情迅速下降,12月17日后又再次上升,12月28日后疫情再次下降并趋于平稳。发病以学生发病为主,占99.24%,临床表现以恶心、腹痛、呕吐、腹泻为主。共采集学生病例标本33份,检出诺如病毒阳性16份,其基因型别分别为GⅡ型11份、GⅠ型5份。共采集饮用水15份,检出诺如病毒阳性1份,基因型别为GⅡ型。对学生饮水情况进行分析,学生日常用水主要为直饮水(占91.54%,368/402),且喝未烧开直饮水的RR值为1.37,95%CI为1.03~1.83。卫生学调查显示,直饮水机房与学生宿舍化粪池距离太近,存在直饮水管道发生破裂或渗透后被化粪池(或污水)污染的可能性。结论本次事件为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原因为该校宿舍区的直饮水供应系统被化粪池(或污水)污染,学生饮用未烧开的直饮水以及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