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外国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因其总体性叙事和与生俱来的"他者"性,遭到人们的批评,陷入生存危机。在"后冷战"时期的全球化浪潮中,文化差异再次作为政治问题凸显出来,文化、文明的交流互鉴成为人们的共识与时代主题。民族文化建设、对异文化理解的时代需要,使得在功利性社会和信息化时代被边缘化的"外国文学史"这门课程再次获得了自我发展的历史性契机,以"文化开掘"的方式,重新定位自我,确立本土文化意识与学生主体意识,拓宽精神和价值边界,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与价值,实现教学困境的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