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实现多维度评价的依据之一。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差异。作为新高考"一参考"的综合素质评价,其指标的设计与实行总体而言具有城市化倾向,不利于来自农村贫困地区的弱势高中生,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城乡学生的差距。依据扎根理论,对30个大学生样本的深度访谈文本进行质性解析发现,来自农村弱势家庭的学生尽管缺乏社会教育资源,但是从家庭劳动中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敢于参与社会实践、执行力强;富有责任感;坚忍不拔,具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懂得感恩,体谅他人。农村弱势学生源于家庭劳动的综合素质应该在高中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得到彰显,成为促进城乡公平的指标依据。在家庭劳动的评价设计中,参与家庭劳动的评价应具有可选性,要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建议采用全人评价理念,通过多维度的材料构建小劳动者形象。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