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型多原发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作者:王涛; 曾祥宇; 杨文昶; 杨明; 范军; 贾杰; 李承果; 刘炜圳; 张鹏*; 蔡开琳; 王国斌; 陶凯雄
来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1, 24(09): 783-788.
DOI:10.3760/cma.j.cn.441530-20210426-00173

摘要

目的探讨散发型多原发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病例纳入标准:(1)术后病理确诊为GIST;(2)单发或散发型多原发者(散发型GIST定义为除家族性和综合征相关GIST外的原发GIST, 多原发GIST定义为同一患者GIST个数≥2个, 且无证据表明肿瘤为复发或转移);(3)临床病理资料完整者。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 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GIST患者完整病例资料, 排除肿瘤复发或伴远处转移、以及伴发其他恶性肿瘤者后, 根据GIST原发数量将患者分为散发性多原发GIST组和单原发GIST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临床和肿瘤病理数据及预后的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200例原发GIST患者, 男性628例(52.3%), 女性572例(47.7%), 发病中位年龄58(19~93)岁。1 165例(97.1%)为单发GIST, 35例(2.9%)为散发型多原发GIST。35例散发型多原发GIST组中, 有3例(8.6%)首发症状为反酸, 比例高于单发GIST组(22/1 165, 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7, P=0.006)。两组患者其他临床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散发型多原发GIST组患者共包含80个原发肿瘤。与单发GIST组相比, 散发型多原发GIST组肿瘤原发于胃的比例更高[87.5%(70/80)比59.1%(689/1 165)]、组织学为梭形细胞型的比例更低[85.0%(68/80)比93.7%(1 092/1 165)]、CD34阳性比例更高[97.5%(78/80)比87.6%(1 021/1 165)]、肿瘤最大径更小[最大径≤2.0 cm:61.2%(49/80)比28.8%(335/1 165)]、核分裂象更小[≤5个/50高倍视野(HPF):93.8%(75/80)比74.5%(868/1 165)]、危险度更低[极低危:60.0%(48/80)比23.3%(271/1 16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散发型多原发组和单发GIST组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96.6%和89.3%(P=0.160), 3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100.0%和92.8%(P=0.088),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散发型多原发GIST以多个肿瘤同时原发于胃最为常见。与单发GIST相比, 散发型多原发GIST肿瘤最大径和核分裂象较小, 两组患者预后相当。

  •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