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面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吃透教材,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按劳分配是《经济生活》教学重难点,其教学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要对"劳"进一步分析。新时期,按劳分配的"劳"不仅是个人劳动效益的"劳",还是企业或单位劳动效益的"劳",即使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诸要素,也有"劳"的成分。下面,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例,从不同角度谈谈对按"劳"分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