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6月22日上午第四节,是期末考试之前的最后一堂语文课。预备铃响起,像往常一样,我推开了教室的前门。班长喊“起立”,学生齐刷刷地站了起来。我没发现什么异常,可接下来并不是惯常的“老师,您好!”而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学生齐声高诵《赤壁赋》的开篇。但这是一个嵌入了我名、号的特别版本:“苏子与客泛舟游于愚溪之下”“少焉,月出于智峰之上”“上有智峰,下有愚溪”……最后一句是“高一一年,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