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制备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逆转录病毒超声微泡(MpLXSN-BDNF), 探讨其联合超声开放血脑屏障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 随机分为4组:超声+载pLXSN-EGFP微泡组(U+MpLXSN-EGFP组)、超声+载pLXSN-BDNF微泡组(U+MpLXSN-BDNF组)、超声+微泡+pLXSN-BDNF病毒组(U+M+pLXSN-BDNF组)和对照组(Normal组), 每组8只。脑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建立AD大鼠模型, U+MpLXSN-EGFP组、U+MpLXSN-BDNF组、U+M+pLXSN-BDNF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载pLXSN-EGFP的微泡、载pLXSN-BDNF的微泡、pLXSN-BDNF病毒和微泡;上述3组注射完成后采用磁共振引导的低频聚焦超声辐照大鼠左侧海马区开放血脑屏障, Normal组不进行处理。处理前、处理1个月后, 各组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行为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阳性细胞数目及乙酰胆碱(ACh)含量。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 与处理前比较, 处理1个月后U+MpLXSN-BDNF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其余3组处理前后穿越平台次数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组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显示, 与U+MpLXSN-BDNF组比较, U+MpLXSN-EGFP组和U+M+pLXSN-BDNF组大鼠海马组织ChAT阳性神经元数目和Ach含量均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超声联合载BDNF病毒微泡可增加脑内神经细胞的转染效率, 促进外源基因BDNF高表达, 对AD模型大鼠起到治疗作用。
-
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省荣军医院; 基础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